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泰顺构建“三化”养老服务体系 探索山区养​老服务领域共同富裕新路径

来源:本站综合 责任编辑:任文鑫 时间:2021-12-14 17:13:02
  

 近年来,泰顺县立足山区实际,将山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养老领域共同富裕的突破口,通过智慧化养老、均等化服务、轻成本化运行等“三化”举措,着力打造养老服务泰顺样板.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 AI 智慧养老平台,实现养老机构智能化管理全覆盖;累计投入 1500 万元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敬老院三年改造提升任务;已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 20 家,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213 家,实现乡镇全覆盖。其主要做法是:

  一、构建智慧化养老体系,在数字赋能中提升养老幸福指数

  一是创新推出 AI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借助数字化改革契机,对泰顺养老产业进行数字化顶层设计,设置“泰顺养老一张图”“数字民政”“智慧养老”等应用模块,通过在养老机构内老人生活区、居家养老老人家庭内配置 AI 行为分析摄像头和物联网传感设备,实时进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为老人和家庭提供居家预警、应急救助、健康管理等服务。以智慧配餐为例,平台服务终端对个人健康档案数据和穿戴设备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智能评判老人身体状况,个性化配置低盐、无糖、软糯的营养餐。

泰顺构建“三化”养老服务体系 探索山区养老服务领域共同富裕新路径

  二是创新智慧养老场景运用。围绕老人的养老需求和服务功能,在建设“享优待”“约服务”“智守护”等三大通用场景的基础上,开发养老地图、居家服务、爱心捐助等 30 余个综合运用类、其他类应用场景。如养老地图场景将泰顺县养老机构分布情况、VR 场景、养老服务业务、养老活动资讯、适老旅游景点等信息,呈现在窗口地图上,县域内、外老人及家属通过浙里办APP、小程序、电脑终端等多种渠道,可快速、高效、便捷地了解泰顺养老资源及相关信息,成为泰顺养老产业最有效的数字工具。截至目前,已为 20 余家单位增加应用场景案例 90 多项。

  三是实现全链条闭环式监管。将县域内所有养老机构主体信用、场所设施、安全防护、服务流程,尤其是就餐服务、从业人员审核、服务内容监管、补助资金给付等,纳入县级智慧养老平台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动态监管,形成全过程、全链条、全闭环的养老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已建立群体测温、测流量、视频监控的区域性养老院 6 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 20 家。

泰顺构建“三化”养老服务体系 探索山区养老服务领域共同富裕新路径

  二、构建均等化服务体系,在资源整合中满足“养老不离家”需求

  一是优化布局,打造 15 分钟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创建统分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的实施意见》,根据山区地理区位和人口分布实际,科学布局养老设施,构建起“1+3+5+X”(县城区 1 家中高端康护中心+3 家 200 张以上的公办护理型养老机构+5 家乡镇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院改造升级+X 家民办养老机构)的养老机构布点模式,努力实现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互补效益最大化。同时,采取“改造升级一批、盘活扩建一批、整合资源一批、泰商捐建一批”等方式,在老百姓家门口建设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打造15 分钟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圈。

  二是扣准需求,打造适老化“称心”居家标杆。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作为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项目,该县按照“从急需到必需再到应需”的原则,对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一 户一策一方案”,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造、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实施改造。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尊重老人意愿,本着“不影响老人生活,方便老人日常”的原则,先施工改造,再配置辅具,做到人性化施工、标准化管理。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列入改造对象的困难老年人家庭 350 户,改造完成率达 100%。

  三是创新“两室康养”,打造康养融合县域样板。围绕辖区老年人康复养老需求,整合医疗、医保、医药、养老、残疾康复等资源,创新“两室康养”模式,设立“移动医疗室”“院内5G 云诊室”等医养模式,推动县级、社区卫生院等医疗资源向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方位延伸。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康复器材、服务队伍等配备,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康复训练、生活照护等多样化康养服务。截至目前,该县辖区养老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医养合作 20 家,推出“移动医疗室”17 支,组建全专业融合型家庭医生签约党员服务队 92 支 204 人,服务惠及山区群众 10.6 万余人次。

泰顺构建“三化”养老服务体系 探索山区养老服务领域共同富裕新路径

  三、构建轻成本化运行体系,在多方合力中兜牢“老有颐养”底线

  一是提高养老服务设施补助标准,减负担。聚焦山区特殊老年人急难问题,补齐兜底保障短板,确保“应保尽保”“应养尽养”。按照“县级财政补助一点+村集体投一点+在外泰商资助一点”思路,通过“星级评定”“以奖代补”形式,将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的 1.2 万—3 万元提高至 2 万—10 万元,乡镇示范养老服务中心最高可补助 10 万元,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最高可补助 6 万元。同时,利用在外泰商优势,积极对接慈善机构等社会资本,通过募捐、慈善冠名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截至目前,该县财政投入养老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1 亿余元,累计接收泰商企业和社会捐赠 400 余万元。

  二是发展“劳养结合”边角经济,增收入。考虑山区老人“不服老、闲不住”特质,推出“劳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在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引进纸制品来料加工等轻便项目。同时,结合“五美”创建,用活农村边角地资源,鼓励老人参与“最美菜园”打造,种植的农副产品通过食堂直供、爱心订购等方式实现创收。以泰顺东溪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例,照料中心餐费标准为 200 元/人·月,来料加工岗位每天可实现收入 5—20 元,熟练工每天可达 30 元,月平均劳动收入 500 余元,除去每月餐费仍剩余 300 余元。

  三是实施“1+X”送餐服务,降成本。为有效破解农村老人 “吃饭难”“做饭难”问题,构建“1+X”配餐模式,在各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中央厨房”,各行政村设置就餐分点,通 过聘请厨师团队入驻、送餐服务外包等举措,实现食材采购、配餐制作、上门送餐等“一条龙”服务。以泰顺东溪乡为例,该乡 外包总费用年均 50 万元,日均就餐、送餐人数达 80 余人,人均 费用只需 18 元,送餐分点运行成本降低一半以上。

泰顺构建“三化”养老服务体系 探索山区养老服务领域共同富裕新路径


栏目分类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此类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在此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发现错发、侵权等行为,请向中国网讯反应,本网将尽快删除。
京ICP备545856号

中国网讯 网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0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网讯版权所有

网站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不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Top